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6417_0.shtml 本报记者封莉北京报道 “目前,长江流域监测到的水生物种类较年不断增加,多年未见的稀有鱼种重新出现,长江中下游江豚逐浪景象频现,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张晓鹏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9月1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统筹推进长江大保护各项工作,有力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效等情况,公布“百日行动”期间打击长江非法捕捞非法采砂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已侦破涉渔涉砂类刑事案件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余人,打掉团伙余个,查扣涉案船舶余艘,涉案金额1.1亿余元。通过集中打击震慑,长江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犯罪活动明显减少。 据张晓鹏介绍,公安部自年6月下旬,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长江禁渔”行动,在此基础上,又自去年1月连续两年部署开展打击长江非法采砂犯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刑事打击职能,有效遏制了长江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犯罪活动。 据介绍,公安部指导长航和地方公安机关,依托前期建立的“一线带三圈”长江一体化警务协作机制,强化江地协同发力,成功侦破江苏镇江“3·20”特大非法采砂案、重庆“2·22”特大非法捕捞案等多起重特大案件,打掉15个组织化团伙。 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冯勇向记者介绍了“2.22”重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相关情况。今年2月,重庆公安机关对渝北区一水产市场商户贩卖野生鱼的线索循线深挖,会同贵州、广西公安机关,历时4个多月、辗转00多公里,一举打掉一个长期盘踞渝黔桂三地的非法捕捞“捕运销”全链条犯罪团伙。 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该案的犯罪嫌疑人相对固定、分工清晰,采用“订单式”预约求购,鱼获交易多选择夜间山坡密林地,作案人员往往点对点单线联系并采取现金交易,逐步形成了非法捕捞的前端水域居民捕捞,中间鱼贩收购、贩卖、运输,后端水产交易场所、餐饮场所销售,“捕运销”“一条龙”的地下产业链。“2·22”专案的告破,进一步巩固了长江上游“十年禁渔”工作成效。 长江航运公安局镇江分局政委侯政伟向记者介绍了“3·20”非法采砂案相关侦办情况。今年6月底,长航公安局在“百日行动”期间成功打掉一个盘踞在泰州、镇江、扬州三市交界水域跨区域作案的全链条非法采砂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余人。 “经查,以犯罪嫌疑人仲某平为首的7个非法采砂犯罪团伙,先后组织5条采砂船、17条运砂船非法采砂30余次,盗采江砂20万余吨,运至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售卖牟取暴利,涉案价值余万元。”侯政伟表示。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该案有工具“隐性化”、手段“专业化”、人员“家族化”、组织“严密化”四个明显特点。该案非法采砂船均进行了隐性化改造,船舶自动化程度高,马力更大、噪音更小、作案速度更快、隐蔽性更强。 “3·20”非法采砂案的成功告破,彻底摧毁了多个非法盗采、运输、贩卖江砂的犯罪网络和窝点,有效斩断了非法盗采、运输、贩卖江砂的地下产业链。年以来,长江干线水域非法采砂发案率较同期大幅度下降,长江非法采砂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长江流域非法捕捞和非法采砂犯罪日益隐蔽化,公安机关将如何实现精准打击?张晓鹏表示,实现对非法捕捞和非法采砂的精准打击一直是公安机关的工作重点,下一步,公安机关将打击矛头对准问题线索较多、案件多发易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水域、重点场所、重点行业,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犯罪以及相关联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力侦破一批组织化、团伙化大要案件,坚决防止涉渔涉砂犯罪活动发生反弹,有力遏制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犯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24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