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的医疗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7.html

「本文来源:重庆日报」

中心城区“四山”(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定位为“城市绿肺,市民花园”,对城市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力。1月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渝北区获悉,该区积极推进“四山”区域内违法建设整治,自年启动相关工作以来,截至年底,已完成区域违建整治件,共拆除整治违建万平方米,完成比例达99%。工作进度居于“四山”中心城区前列。

拆违快的“秘诀”是什么?

“争取群众的认同很关键。”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拆违高效、长效,该区大力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在拆违的基础上维护群众利益,工作成效明显。

例如,渝北区茨竹镇位于“四山”中的中梁山区域内,过去,镇上的养殖户选择成本低的彩钢棚搭建饲养场屋顶,形成违建。

针对这一情况,茨竹镇首先组织36户养殖大户,宣讲“四山”保护提升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同时积极帮助养殖户完善手续,将彩钢棚改为更为环保的树脂瓦。

“镇上替我们着想,我们也要考虑生态保护。”一位养殖户代表感慨地说。据统计,仅茨竹镇的36户养殖户,去年一共拆除超过2.2万平方米的彩钢棚。

此后,茨竹镇“趁热打铁”,用拉横幅、腰鼓队宣传等方式,继续在全镇宣传违建整治政策。村干部定期巡查,确保全镇违建“零新增”。

又如,渝北区洛碛镇大天池村位于明月山谷地,地形宜居,农房遍布。房屋年久失修,容易漏水,村民选择彩钢棚遮雨,产生违建。

“拆除违建,‘样板房’起了示范作用。”洛碛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整治违建时,该镇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选择了部分老旧房屋,按照“坡屋顶、小青瓦、白瓦头”等川东民居样式改造外立面,作为“样板房”。

看到“样板房”后,村民们主动配合拆除违建,补种树木。得益于“四山”保护提升,目前,大天池村不仅彻底清除违建,还补种了桃树等多种果树,在该村1社打造了“桃韵天池”示范项目,多名村民吃起了乡村旅游饭。

除了积极争取群众认同,渝北还通过区镇联动,推进拆违。

该区大盛镇的菊花坝综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违建,包括15栋楼房、3个厂区、占地和建筑总面积达平方米。由于体量大,占地广、违建时间较长,当地部分居民一度认为这处违建将成为“钉子户”。

“我们拿事实说话,必须给群众一个交代。”大盛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盛镇派专人实地勘察,配合无人机空中勘查,对违建分布、建筑结构、面积等进行全面排查,摸清违建情况。并联动区整违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对违建情况进行联合调查、核实。去年,面对事实,违建业主最终同意协助拆违。

“拆违不但要有成效,还要管长效。”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年多来,渝北打出了联合部署、联动拆违、联手复绿、联网巡查的“组合拳”。由区委、区政府全局部署,各区级部门联合镇街,动员群众,共同开展拆违整治,并定期“回头看”。下一步,渝北区将继续巩固拆违成效,及时复绿复耕,保护“四山”生态环境,提升“四山”生态品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49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