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xxzywj.com/ 「本文来源:重庆晨报」 “我和老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在渝北区嘉州社区居委会,一位妈妈对此很困惑。 12月15日,“百名教育工作者进社区”活动正式启动,首批参加“重庆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的骨干指导教师及家庭教育专家一起走进社区,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现场解决家长们面临的教育难题。而这位妈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引发了现场大讨论。 她举了两个例子。“以前,我认为晨读对孩子是很好的,所以要求9岁女儿每天早上6点50分起来晨读,但是老公对这种形式并不认可,他认为孩子每天睡满9—10个小时更重要。另外,孩子有时候感冒,我觉得只要不是发烧,就可以继续到学校上课,这也是对孩子习惯品性的培养,但老公认为,孩子生病了就应该请假,休息一下不会耽误什么课程。” 这位妈妈觉得很郁闷,“老公是博士,他说,自己读书的时候,也没有每天起来晨读,还不是照样读得挺好。所以每次我都是败下阵来。” 这位妈妈的问题,顿时在现场引发了家长们的共鸣,老师和专家们也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个问题,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你和老公即使意见不统一,但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所以你首要的问题,不是孩子,而是要和老公进行沟通”“如果晨读这件事,孩子本身就不认可,那你也需要注意”…… 大家各抒己见,讨论了近半个小时,最终形成了一个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方案:建议这位妈妈和老公及孩子一起召开家庭会议,就分歧问题进行讨论,孩子也要在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家长要学会聆听孩子的意见,但同时,也不能没有限度,比如晨读那个问题,如果孩子否认了妈妈的建议,也要想办法,自己拿出另一个可行的方案出来。 据悉,“百名教育工作者进社区”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学会家庭和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昭信教育研究院主办,首期共有百余名老师走进渝北区龙溪街道的8个社区。 主办方表示,“双减”之后,在规范培训市场的同时,也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家庭教育用好“双减”之后的时间、空间,真正帮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家长面临的重任、难点。 特别是从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我们之前关心孩子学习多了一点,但关心孩子的精神情绪方面少了一点;我们过多地满足了孩子的物质条件,但是精神方面关怀得比较少;我们言传身教做得还不够。”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林祺 相关新闻 重庆全面清理校外培训户外广告和招牌 对公共场所发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广告等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11月5日,重庆市教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清理规范校外培训户外广告和招牌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公共场所发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广告等四类情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 截至目前,主城区清理规范校外培训户外广告和招牌工作情况如何?近日,上游新闻记者前往江北区、渝北区、沙坪坝区等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场校外培训广告和招牌少了 渝北区龙山街道余松一支路龙湖紫都城小区大门外的一排门面房,曾开设了大大小小各种校外培训机构10余家,既有开展艺术类培训的少儿舞蹈、绘画、跆拳道,也有专门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托管中心、纠错中心等。 12月15日,上游新闻记者来到现场看到,相比此前,这条街上的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已经没有了踪影,但有少部分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牌仍十分醒目地悬挂在路边。 花儿舞蹈学校、北斗星艺术、未来舞蹈、晨洋教育……记者跟随门面房外广告牌的指引来到二楼,一家舞蹈学校大门紧锁,室内摆放着各种教学器材和桌椅板凳,其余几家培训学校均已关门歇业。 在沙坪坝区沙南街2号附近,以往曾遍布校外培训机构,临街两边的楼房外各种培训广告让人目不暇接。 当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对着马路两边的楼房外立面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大部分已被拆除,灰白的墙上,曾经的广告留下的字迹仍隐约可见。 记者随后又来到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红旗河沟等以往校外培训机构比较集中的地方,都没有看到户外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牌。 家长减轻了学习焦虑 在我市全面清理规范校外培训户外广告和招牌后,不少家长
|